您现在所在位置: DB真人网站 > 婚礼习俗

婚礼习俗

Wedding customs

广西百色市壮族的诞生礼仪歌谣、婚俗礼仪歌谣和葬礼非常DB真人网站丰富这些人生和人生民俗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2024-10-05 04:47:04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DB真人DB真人DB真人人生礼仪主要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葬礼。广西百色市壮族的诞生礼仪歌谣、婚俗礼仪歌谣和葬礼礼仪歌谣非常丰富。如今,随着外来文化的影响,这些人生礼仪歌谣和人生礼仪民俗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对独具特色的人生礼仪歌谣进行挖掘和整理,旨在丰富壮族口头传承文学的宝库,夯实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

  人生礼仪又叫生命礼仪,是指一个人一生中在不同年龄阶段所举行的仪式,国际上又称“通过礼仪”。人生礼仪主要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葬礼。①这些仪式旨在帮助个体通过种种生命过程中的“关口”。广西各地壮族的人生礼仪歌谣植根于当地民俗生活,成为壮民展示民俗文化的载体和抒发喜怒哀乐情感、折射人生阶段变化的一种媒介。本文将通过对广西百色市壮族有关人生礼仪歌谣进行分析,揭示其中蕴涵的人生礼仪民俗事项。

  诞生礼一般包括“三朝”礼、满月礼和百日酒。与其他地方不同,百色市壮乡新婚夫妇生头胎小孩,诞生礼贯穿了婚后求子、孕后保子、得子还愿和举行满月酒诸多过程。诸多诞生礼中,作为壮族生育之神和儿童守护神的“花婆”,成为人们歌颂和祭拜的对象。

  花婆,也叫“花神”“花王圣母”“送花娘娘”,是壮民信仰的生育女神,她是由壮族女始祖米洛甲衍化而来。米洛甲在汉语里又译作“姆洛甲”或“姆六甲”。在神话中,姆洛甲是壮族的创世女始祖,是壮族创世男始祖布洛陀之妻,她由九十九朵花而来,掌管一座花山,所以也叫“花婆”。她掌管的红花代表女孩,白花代表男孩。哪对夫妻要生小孩,须由她赐花生子;她赐花后怀孕,得子夫妇要向她还愿;谁家的小孩生病,须向她供奉让她呵护花根,给花浇水、除草、施肥。在这一神话的影响下,如今百色市壮乡民间还在神龛里立有花碗,上写有“花王圣母之位”,与祖先神位、灶王神位并列。据调查,直到今日,花婆信仰依然存在于广西的左江、右江、红水河流域的广大壮族地区,民间社会依然流行着向花婆求子、请求花婆佑儿健康的习俗,可见花婆信仰生命力的强大。

  其实,壮族祭祀花婆的仪式早已存在。《浔州府志》载:“男为竹,女为花。如产几子,则花几开;或曰花将萎,须灌溉;或曰花已放,宜守护。”②意为花婆守护花根,呵护小孩健康成长。《南越笔记》记载:“越人祈子,必于花王圣母,有祝辞云:‘白花男,红花女。’故婚夕亲戚皆往送花,盖取诗‘花如桃李’之义。”③这里点明了壮族古俗婚礼上客人给新人送花习俗的由来,主要是为了祝福新人早生贵子。《岭表纪蛮》载:“僮(壮)俗祀‘圣母’,亦曰‘花婆’。阴历二月二日,花婆诞期,搭彩楼,建斋醮,延师巫唪诵,男女聚者千数百人,歌饮叫号,二三日乃散,谓之‘所星’DB真人网站。”描写了农历二月初二花婆诞辰的盛况。“僮(壮)人乏嗣,或子女多病,则延师巫‘架红桥’、‘接彩花’、乞灵于‘花婆’,斯时亲朋皆贺……”①则介绍祈子仪式的内容。受此遗风影响,花婆传说成为右江流域一带壮族诞生仪礼歌谣的载体,使每个诞生礼仪均与花相关。

  在今天的人们看来,只有两性结合或用科技手段才能生孩子,但在社会生产力低下和人们认识水平有限的壮族传统社会里,新婚夫妇婚后怀不上孩子,会认为是花婆没有给他们送花,以致他们没能顺利怀上孩子,所以要举行向花婆祈求送花的求子仪式。民国《来宾县志》就提到“嗣艰者,祈祷尤虔。……龙洞、鳌山亦祀花林圣母”。

  在求子仪式里有“架桥求花”仪式。百色市的靖西、那坡壮民认为,花婆把花送到人间,需要一定的媒介,即要通过“桥”来传递。“架桥求花”仪式一般在深夜举行。在靖西市南坡乡,这个仪式在清晨进行,且需要在人多的地方举行。主家把新砍的竹枝做成与大人等高、上面扎满用彩纸剪好花朵的“桥”,由道公做法事边撒花边唱:“我是花神来撒花,哪人接得子孙旺,花朵沾身娘欢笑,明年生个胖儿郎。我是花山花林婆,花林仙婆好心肠,谁人求花求到我,保你子嗣万代长。”②祈求生育的夫妇跪在“桥”下,伸出衣襟接花。仪式结束,每当有早起的村民从“桥”下通过,主家会将提前准备好的五色糯米饭或者糯米馍分发给他们。分发出去的五色糯米饭或者糯米馍越多,就说明主家祈子的心越虔诚,更能打动花婆,早日怀上孩子。

  作为壮族礼俗之大全的平果壮族嘹歌,有大量反映这种向花婆求子的歌谣。如“好酒敬给花婆神,好茶敬给凤凰灵。”“神灵下来领香火,敬请花婆送花枝。”“花婆神台祭香火,敬请花婆送儿郎。”“诚心来把花婆敬,祈求送子送到家。”“山花来把花婆敬,花婆送子送到家DB真人网站。”③表明人们平日将好酒好茶、山花、香火献给花婆,对她进行虔诚供奉,以期她早日送子到家并实现儿女双全的美好愿望。

  壮族是一个善良的民族,在得到他人的恩惠后,要报恩,否则会一辈子心存不安。这种心理不仅反映在日常的人情世故上,也反映在对神灵的态度上。祈求生育的夫妇在求花怀孕得子后,要举行还愿仪式答谢花婆。在百色市靖西、那坡壮乡,还愿仪式有巫、道两种。不论是请巫婆还是请道公还愿,都需要主家用鸡、肉、酒等供奉于神龛前。巫婆或者道公做法时,得子妇女会虔诚地跪在立有“花王圣母之位”的纸牌前,随着巫婆或道公的念唱节奏给花婆斟酒,虔诚叩谢。如请道公念诵《还嗣》经文时,通过道公之口唱“还花歌”:“人敬人爱花婆神,去年送我花一朵。我得花朵得子嗣,夫妻来唱还花歌。”

  平果壮族嘹歌也有反映向花婆还愿的歌谣:“花婆娘娘观世音,送子送女送聪明。”④点明了壮族的花婆娘娘与汉族的观音一样,都是送子菩萨。花婆不仅给他们送儿送女,还让小孩才艺双全,难怪他们心里乐开了花,于是又“买鸡买肉敬花婆”。

  “满月”是百色市壮族民间标志新生儿进入人群的一个仪式,是孩子开始从居住的狭窄的房屋走向广阔的田野(准确地说是走向社会)的标志。因为产妇在生产后的一个月内要“坐月子”DB真人网站,这期间婴儿不离母身,不能被抱出户。在靖西、那坡壮乡一带,“满月”仪式不一定在孩子满月后举行,也可以在出生后二十多天内的一个吉日举办。这天,新生儿收到外婆给的一件最贵重的礼物——背带。背带多由外婆亲手缝制,用七彩丝线绣织出花、鸟、鱼等各种图案,配以“花开富贵”“岁岁平安”“宝宝快乐”“健康成长”等吉祥语。外婆送背带的仪式在起名仪式后进行。等众人都欣赏了外婆精美的背带后,孩子的爷爷奶奶就找一个夫妻健在、儿女双全的老妇人用外婆送的背带将小孩背到村里或者田地里逛逛,表示从今天开始,小孩可以走出家门,成为这个村落中的一员,孩子开始从私人空间走向社会空间。

  在所有仪式中,孩子外婆送背带时唱的《背带歌》最引人注目。以下为笔者作田野调查时采集到的《背带歌》。

  歌手的唱词,主要是反映出外婆对外孙出生的喜悦之情,并希望外孙能够在这个温暖、结实的背带中健康成长。主家的唱词,则是为孙子代言,把外婆辛苦织就背带的过程还原出来,希望孙子长大后一定不要忘记外婆的恩情。在这里,背带不仅具有为孩子遮阳挡雨的功能,更成为了外婆家和孩子爷爷奶奶家沟通和联系的纽带,具有了劝人向善的育人功能。

  婚姻礼仪是人生礼仪中最重要的环节。作为维系人类自身繁衍和社会延续的最基本的制度和活动的婚姻,其形制最为完备,传承最为悠久。在百色市传统婚俗中,壮族青年的婚姻要经过复杂的程序,包括合八字、订婚、结婚、婚后等一系列内容。

  “鞋”在百色市壮语方言中念“hai”,与“孩”谐音,但不会引申出“孩子”的联想,因为当地壮乡婚俗中,新鞋出现在定亲仪式中而非结婚仪式上。因“鞋”与“偕”同音,且鞋子两两相对、相伴相生,在当地产生出“同鞋(偕)到老”“和谐美满”“诸事和谐”的形象化注释。

  在靖西、那坡县一带壮乡,男女双方经过定亲仪式后,就被外人以“贵”(即“夫”)、“罗”(即“妻”)关系看待了,故定亲仪式不可或缺。定亲仪式有两种。一种是由男方母亲将蒸好的五色糯米饭用芭蕉叶包扎成圆形或者方形,加上一两斤水果糖、一壶酒、约两斤猪肉由媒人或婶婶送到女方家。女方母亲收到后将聘礼供于神龛祭祀祖宗,然后把五色糯米饭和水果糖按亲戚户数分成若干份,逐一分发到各户,以示我家闺女从今以后名花有主之意。因这种定亲仪式男女双方家庭都没有宴请亲戚,加之男方给女方带去的礼品因数量不多用篮子装去,故这种定亲仪式在当地被称为“吃篮子”。

  另一种定亲仪式为男方家要给女方家送五十斤猪肉、五十斤酒、两只大公鸡等作聘礼,故此仪式叫“吃五十斤”,又因这些聘礼要用扁担挑,所以也叫“吃担子”,是在举行“吃篮子”仪式后进行的。定亲这天,当男方家聘礼一到,女方家会派族里的一个男孩接未来的姐夫来吃午饭。男方会带上自己最好的朋友一同前去女方家,正式以女婿的身份与女方亲戚见面。在男方与他的朋友离开前,女方会给男方及其家人各一双自己先前缝制好的布鞋,算是给男方家人的初次见面礼。在靖西壮乡一带,如果男女双方在定亲前感情较好,女方还会亲手把给男方的定情鞋交到他手上并唱起《送鞋歌》①。

  歌中表达了女方做鞋的用心和动力,男方则因为得到定情鞋而勇气倍增,对两人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男方到家后,会按照未婚妻的吩咐一一把鞋子分给家人,得鞋者当场试穿,并对鞋子品头论足:鞋底是否纳得厚实,针脚是否均匀,鞋面黑布是否黑亮。这些都成了新鞋做得好坏的标准,也成为衡量未来的媳妇是否心灵手巧的标志。做鞋,除展示女方的针线活外,还体现她加入这个新家庭的诚意,表明自己将来过门后定能与夫君同心协力,尊老爱幼,与全家和睦相处。在这里,鞋已由日常生活用品上升为特殊的馈赠符号,起着沟通协调两方家庭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并被赋予礼俗教化的功能,即用礼仪方式倡导尊老爱幼、相互扶持,营造和睦相处的家庭美德。

  定亲仪式中,鞋礼虽小却寓意深远,这使得每一位母亲从小就注重对女儿进行女红方面的培养。在母亲的教导下和长辈的熏陶中,传统壮乡社会的女性从小就会剪鞋样、绣花鞋。那女方做的鞋会合男方家人的脚吗?确实,在过去,女孩给未婚夫做鞋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毕竟男女授受不亲,哪怕偶尔见面也不好当面去量未婚夫的脚,只好运用智慧,如在他必经之路撒下柴灰,取下脚印,或是借对方鞋子脏帮洗为由偷偷测量,真可谓是煞费苦心。给男方的家人做鞋,女方会事先派人去男方家把他们的鞋式拿来,然后根据大小长短式样精心制作。

  在那坡县黑衣壮的习俗中,女方送给男方的两只鞋留下的线头不同的结法还表示不同的意思,如线头是打死结的,就表明女方愿意与男方“生死相连,永不分离”;如果打的是活结,一拉就开,则表明女方心里已有心仪对象;而女方如果故意留下一处未缝完,并留下线头,则向男方表明“你愿连就连,不连就拉倒”。山歌唱道:“请哥来,妹我做双鞋相送。鞋底用好麻,针脚纳得密又紧,针针纳进妹的意,丝丝连妹情,情密密,意紧紧,莫忘妹的心来妹的情。”①女方把针脚纳得又密又紧,线头又打死结,表明了女方誓与男方“心心相印,永不分离”的决心。

  平果嘹歌有大量反映以鞋为定情物的山歌。如“心想同妹结情友,又怕阿妹不送鞋。”②“妹你若是真心爱,就给阿哥送双鞋。”③男方以试探的口吻表达想得到女方赠鞋的愿望,也想以此来检验女方对自己是否真心。当女方以没有布料做鞋为由推托时,男方以“一双鞋底几多布,一双鞋面几多棉”④作答。对此,女方又找另外一个理由:“布鞋阿妹刚学做,手艺半生又半熟”,“布鞋好像老青蛙”,“花纹好比蚂蟥斑”,“针线有长又有短,难送给哥当信物”⑤言外之意是“手艺太差拿不出手”。而男方为了得到鞋,尽说赞美的话以打动女方:“妹的鞋子做得乖,珍珠红豆两边排。”“颗颗枫籽纳九针,朵朵莲花纳九线。”⑥而一旦真的得到了鞋,如获至宝:“想用不舍拿来穿,收藏又怕老鼠咬,穿来又怕泥尘沾。”⑦

  一提起哭嫁,人们首先会想到土家族。确实,在中国婚俗中,土家族的哭嫁是出了名的。土家族姑娘在出嫁前夕哭嫁,少则几日多则长达一个月。哭嫁的内容大体有哭祖先、哭爹娘、哭兄嫂、哭姐妹、哭媒人、哭自己等,以歌代哭的方式表达对亲人的不舍和对媒人的痛恨。

  壮族也有哭嫁的习俗,起源还挺早。《岭表纪蛮》《来宾县志》《贵县志》均对此有记载。《武缘图经》记载武缘(今武鸣)哭嫁习俗:“僮女出嫁前数夕,即号哭骂詈。其哭之段落则分为三:其始,怨自身不为男子,俾承宗祀;次则述其父母劬劳抚养,难报亲恩;终则数其兄弟之鬻己于人,希图谋占家产。”来宾县的哭嫁习俗:“女将嫁,先期旬日,或半月,除舍居女,择少女数人为女伴,逐日有亲眷来探问。每客至,女捧巾掩面啼,自数父母抚养劬劳状。客劝慰乃已。客中善歌者,相与曼声作歌,彼此唱和,述父母爱子女,婚嫁苦心,或赞颂婿家门第人才,藉示敦勉。因共笑乐,夜分乃罢。客来既久,女啼且惫,女伴或代之为啼。沿袭如常,莫之或怪也。届婚期,女啼益急。”贵县的哭嫁习俗:“女嫁前三日,必哭詈媒妁,谓嫁期为死期。以为愈哭詈而愈鼎盛。”①从中可知,壮族哭嫁习俗曾遍布于广西的武鸣、来宾、贵县等壮族地区。

  百色市一些壮乡也有哭嫁习俗,新娘多在出嫁当日哭,但哭的原因不一。一是在“开脸”时因离家伤心而哭;二是因父母包办婚姻,把女儿当成商品交换而哭;三是因要离开温暖的家,去面对未知的生活而哭;四是因为媒人的乱点鸳鸯、结错姻缘而哭。

  “开脸”仪式是每个壮家姑娘出嫁前必须举行的一个仪式。结婚那天,男方家派出一个未婚姑娘负责接亲。接亲姑娘手持一面镜子和一根红线到新娘家,在新娘换上嫁衣前用红线给新娘绞脸上的汗毛,俗称“开脸”,标示新娘的身份将由少女之身向之身的转换。“开脸”仪式一结束,离出门前往夫家的时间也就不远了,新娘难免伤心哭泣,俗称“哭开脸”。

  在新中国成立前,桂西也存在包办婚姻甚至是买卖婚姻,有一些贪心的父母会把女儿卖给一些相对富裕的人家作媳妇。女孩就像商品被买卖,这无形之中增加了新娘对父母的怨恨,于是以歌代哭,骂这种不人道的买卖婚姻。如德保县《哭嫁》歌唱道:“夕阳西下女儿哭,爹妈嫁女换猪肉;换得猪肉开大宴,换得鸡肉煲甜粥。女儿伤心上楼哭,楼上老鼠也歹毒;拉屎拉尿下头顶,咬了脚跟咬衣服。催女上轿急如火,轿外欢笑轿内哭;哭声惊飞路旁鸟,马去啸啸风簌簌。”哭述父母把自己当成商品交换的痛苦。在乐业县,结婚当天,男方请的唢呐队一进门,新娘就开始哭,哭“许配不自由”,哭“丈夫不般配”,哭“嫁出当水泼”等,②以哭的形式诉说了婚配不自由的痛苦。

  以前,桂西壮族姑娘有早婚的习俗,一般女孩十五六岁就出嫁。家是最温暖的港湾,在家可以享受父母呵护和兄弟姐妹的关爱。这么小的年纪,生理和心智都还未发育成熟,却要嫁入一个陌生的家庭,去面对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和邻里关系这一系列难题,实属不易。一想到未来要面对的诸多难题,忧虑之情溢于言表。平果壮族嘹歌《哭嫁歌》:“鸡啼一更妹叹气,鸡啼二更妹赖哭。伤心好比父母死,难别双老与亲族。鸡啼一更叹长气,鸡啼二更哭出声。离别伤心不吃饭,龙肉打汤也难吞。”新娘哭述出嫁前与亲人难舍难分。田阳县的《哭嫁歌》:“爹呀爹,妈呀妈,女儿在家女撒娇,吃甜吃酸妈都给”“做人媳妇真难熬,穿得补丁人看小,穿得鲜艳叫儿妖”“……做人家狗有草窝,做人媳妇如坐牢”③。以歌代哭、以哭伴歌,表达对婚后生活的担忧。因有些包办婚姻是媒人在中间牵线搭桥的,所以有些哭嫁歌就把不幸的婚姻全怪到媒人身上,于是就产生了骂媒人的哭嫁歌,如田阳县的《哭嫁歌·骂媒》:“天下媒人心狠毒,嘴上抹油走四方,为得猪头和光洋,哄了妹妹骗爹娘……”如果当初不是媒人油嘴滑舌,爹娘也就不答应这门婚事,自己也就不会因此而痛苦了。

  当然,哭嫁歌除了上述内容之外,还有就是新娘以歌代哭的方式表达了出嫁后不能在父母跟前尽孝的内疚。

  丧葬礼仪是人生最后一项“脱离仪式”,标志着一个人最终脱离社会,走向人生终点,每个仪式过程都有歌谣的存在。“哭丧”是整个葬礼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哭丧”时唱出来的歌叫哭丧歌,也叫挽歌。从形式上看,现代民间哭丧歌可分为“散哭”“套头”“经”三类。“散哭”指想到什么就哭什么唱什么,没有限制;“套头”主要是哭别人的好处,倾诉自己的苦楚,内容有限制,主要有“抱娘恩”“十二个寻娘”“十二月花名”等;“经”是结合丧葬仪式来唱的。就百色市壮族农村而言,主要有“散哭”“经”两类。

  “散哭”的对象为死者亲人和来奔丧悼念的人唱,时间一般为出殡前的午餐与晚餐,选择这时候哭是想以哭声唤醒死者能“醒”来吃饭,不能饿着肚子奔赴黄泉;还有就是每晚凌晨鸡叫的时候哭。壮民认为人有肉体和魂魄两部分,人死了只表明停止呼吸,肉体上已经死亡,但死者的魂魄一直都在另一个地方护佑家人,而只有鸡叫声才能把死者的魂魄唤回来,于是就在每晚鸡叫时孝子孝女一起哭丧。“散哭”主要是哭述死者平日待人待物是如何的好。一般哭得最伤心的时候是灵柩出门前子女敬酒拜别死者时,因为斟完这次酒,孝子孝女就要匍匐在地,让父(母)的灵柩从身上抬过去埋葬,从此阴阳两隔。隆林县《儿奠父(母)》:“哎!天边月!天边日月落西山,父(母)魂今日别,孝子谢恩还。今有孝子,生今功劳之苦,死今养育之恩,送终奠别酒,手执银壶初奠献,二奠献,三奠献灵魂,唯愿三魂欢纳爱。”讲述死者生前生儿育女的艰辛、表达子女失去父母的悲痛心情。平果县《哭娘歌》:“痛哭慈母第一声,妈妈长眠眼不睁;儿女失去亲妈妈,带蒂苦瓜离秧根。乜呀乜呀第二声,千呼万呼妈不应;女儿哭得心肝碎,泪水淋破寿衣襟。”把儿女失去母亲比喻犹如带蒂苦瓜离根的无依无靠。

  《祭夫(妻)歌》主要是以哭代唱的方式回忆夫妻两人相识、婚后生活的甜蜜和对方离去后自己孤苦无依的生活。如流传在靖西市的《祭夫歌》:“头缠孝巾绞痛心,悲泪如雨流满襟;跪在灵前身发抖,上香敬烟祭郎魂。郎君匆忙登仙殿,土胡断弦绝了音;眼泪哭干喊声哑,为妻欲绝伴郎君。结伴老天来凭证,婚时盟誓铭在心;满元寿衣合一道,双全偕老誓同行。天上日头正晌午,我俩方活半世人,郎君今朝归阴殿,无奈老天毁人情。留我孤寡守独身,破锅断鼎灶雨淋;孩儿何时才长大,孩儿当家方宽心。郎君长眠陪枢葬,从此阴阳两地分;妹有心事跟谁讲?只盼梦魂伴郎君。”①表达妻子痛失丈夫后将过着无依无靠、独育子女的艰辛生活。

  “经”,也叫“经文”,由死者家属讲述死者的一生经历,由道公把它编成七言体的经文,在死者出殡的头天晚上由道公代唱,以唱的形式纪念死者的生平事迹。这种经文主要在死者的娘家大祭死者的那天唱,从死者出生开始唱,然后讲述死者如何生儿育女、如何为这个家做出贡献,以此来告诫后人不应忘记死者生前恩德。

  综上所述,百色市这些人生礼仪歌谣与当地民俗文化水融,已经成为当地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简洁、通俗的语言风格,以意象之美,直白、无技巧的艺术境界,以形象、朴实、真实、生活化的风格情趣,展现了当地各具特色的民俗,丰富了当地人的文化生活,使他们的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它们视为“落后”“迷信”,而应客观分析,挖掘其积极成分服务于当今的文化建设。

  本文系百色学院“桂西民族语言文化与译介研究基地”招标课题立项项目“桂西地区民俗文化调查研究”(项目编号:14GXKT13)阶段性研究成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搜索